ARTIST
︎ PROFILE
「聽樹的歌」,以擬人化的角度詮釋自然。在作品中,我企圖將自然的種種面相擬化為 「人」 的:人格、意識、情緒等狀態。此展覽作品靈感取自 「泛靈論」(或萬物有靈論,Animism) 的角度,看待自然為人交流的對象;但在我的作品中我希望表達的交流並不僅是A(人)與B(自然)之間的對話,而是希望能傳達人跟自然沒有界線-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並跳脫表象的分離關係,打破人歸人、環境歸環境的區隔,而是自然是你,你是自然。這非二元的一體關係,像似脫離身體的毛髮,在分離後我們切割相關性,輕易地忘記我們的一體性。在此展覽,我希望能重新喚記、連接起他們之間原本的關係的一體性。這擬人化的過程累似西方基督神秘主義分支派-「寂靜主義」(Quietism),在自然的寂靜中找到自我的安定感,在這寧靜下,原有的自我定義也慢慢地消失在自然裡,彷彿自我變成自然、萬物無分別,而在自然散心的人物成為「自然」身上的毛髮。
我希望在此展覽作品表達的擬人化角度能跳脫環保議題、自然資源、人文的角度外視為公利社會所維護的資源。在這展覽我希望作品給觀者的反應是自然並不僅是人利用的對象物,更是人外在身體與內在情感的容身之處,他非一個他者,而是我們所守護與愛的-自我的延伸。
陳奎延
︎ PROFILE
「聽樹的歌」,以擬人化的角度詮釋自然。在作品中,我企圖將自然的種種面相擬化為 「人」 的:人格、意識、情緒等狀態。此展覽作品靈感取自 「泛靈論」(或萬物有靈論,Animism) 的角度,看待自然為人交流的對象;但在我的作品中我希望表達的交流並不僅是A(人)與B(自然)之間的對話,而是希望能傳達人跟自然沒有界線-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並跳脫表象的分離關係,打破人歸人、環境歸環境的區隔,而是自然是你,你是自然。這非二元的一體關係,像似脫離身體的毛髮,在分離後我們切割相關性,輕易地忘記我們的一體性。在此展覽,我希望能重新喚記、連接起他們之間原本的關係的一體性。這擬人化的過程累似西方基督神秘主義分支派-「寂靜主義」(Quietism),在自然的寂靜中找到自我的安定感,在這寧靜下,原有的自我定義也慢慢地消失在自然裡,彷彿自我變成自然、萬物無分別,而在自然散心的人物成為「自然」身上的毛髮。
我希望在此展覽作品表達的擬人化角度能跳脫環保議題、自然資源、人文的角度外視為公利社會所維護的資源。在這展覽我希望作品給觀者的反應是自然並不僅是人利用的對象物,更是人外在身體與內在情感的容身之處,他非一個他者,而是我們所守護與愛的-自我的延伸。
寧 Quiet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18x14.5cm(0F)
2022
星夜男孩 Star Chaser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27 x35cm(5F)
2022
永恆-2 Million Years to Come, Million Years to End-2 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45.5 x 53cm(10F)
2022
天外天 Outer World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45.5 x 53cm (10F)
2022
梵天的擁抱 Brahma’s hug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45.5 x 38 cm(8F)
2022
聖浴 Holy Bath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46x53 cm (10F)
2022

母親 Mother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45.5x53 cm (10F)
2022

歸山 The return to Mountain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45.5x53.5cm (10F)
2022

歸山-2 The Return to Mountain-2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40x40cm (8F) .
2022

雙望 Behold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22x27cm (3F)
2022

等待美好的生成
The Process of Happiness Waiting to Be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46x53cm (10F)
2022
暖池 Warm Puddle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27x22cm (3F)
2022
雞蛋男孩 Egg Boy
陳奎延/台灣
壓克力、畫布 Acrylic on Canvas
22 x 27cm(3F)
2022